| |

首页 | 散文随笔

美学

2006-12-15

据我的了解,哲学包括下面几个子学科: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通常,我们对于形而上学的关注比较多,而并不深入了解其他几项研究的哲学性,尤其是美学。

这一次的“求是人文大讲堂”在前面安排了一些形而上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的讲座,而昨天这一场则是我平时关注比较少的美学方面的讲座——沈语冰教授主讲“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和审美”。

沈语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所长。精研书法,酷爱古典音乐和欧洲电影,著有《历代名帖风格赏评》,《北欧电影哲人:英格玛·伯格曼》,《艺术与哲学》等专著或论文集。

一开始,沈教授引用了英国著名小说家,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话来开篇,提出现代人看世界和以往的人是不一样的,以往的人观看世界的时候不把它看作身外之物,而是一种昭示,一种与我们交互的东西;而现在的人,大约从十七世纪开始,不再把世界看做向我们述说某种信息,述说秘密的东西,而是把世界看成一种对象,站在主体的角度观看世界。现代性向着主客观对立,主客观分离的方向发展。

然后他讲解了从描述性角度理解现代性和从规范化角度理解现代性的两种方法。又提出了世界观的概念,并且指出我们现在大多使用的世界观的隐喻意义,而其本意,即看待世界的图像,变得很少使用了。继而,他提出现代性世界观的主要特点是:世界被对象化了,世界被量化,世界成为能源库。结果是世界的魅祛,世界被转化为碎片和切片。

接下来,沈教授从巴特农神庙开始谈起,告诉我们这个现代人认为是艺术的建筑在古希腊人眼中却意味着天、地、人、神的风云际会。然后,通过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后期针对同一主题“圣母子”的一系列图画的不同表现方式,为我们清楚地讲解了人们世界观的变化:中世纪“圣母子”是作为圣像而不是艺术作品存在的,所以它的色彩、构图以及风格都很庄严,同时没有作者的署名;到了文艺复兴初期,“圣母子”主题的作品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神性慢慢淡化,人性慢慢上升,同时随着透视和解剖的发展,婴儿的画像越来越接近现实,而且画家开始署名,并展示个性化的绘画技巧。最后,沈教授指出,盛期文艺复兴是人类艺术的巅峰不是没有理由的,当时那种人、神之间势力的均衡必然造就最辉煌的艺术,这种黄金时代以后也不会出现了,因为现在人的自我观念已经远远超越了对神的崇拜。而后,为了进一步说明现代性视域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特征,他以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的“野兔”(Junger Feldhase,or "Young Field Rabbit",1502)为例说明了人类主体感的强烈,为了画出最完美,惟妙惟肖的野兔,画家必须把野兔杀死,做成标本,然后进行写生。最后,由于时间关系,他只讲到了杨·凡·艾克(Jan van Eyck,1380-1441)的“阿尔诺芬尼的婚礼”(1434),讲座在意犹未尽中结束。

任何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浸透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不管是从伦理学角度、逻辑学角度或者是美学角度,人类的现代化进程都被看作是一种不完美的进步。正如杜维明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的:法国的启蒙运动先驱们,在启蒙运动中宣扬的三种精神——自由,平等和博爱,人类似乎只继承了前两种,对于不可或缺的博爱,却没有很好地发扬。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每个人都在呼喊着需要自由,需要平等,但是有没有人渴望自己拥有博爱的权利和义务呢?没有博爱的自由和平等,必然是强凌弱,众暴寡的不和谐吧?而当人脱离于客观世界,作为主体观察和改造客体世界的时候,不带着博爱去对待环境和自然,那将是更为可怕的后果了。

这篇文章大约2868个字,被访问了4243次,上次访问发生在1天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20%,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城西
下一篇:爱国者


重点推荐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39
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4239
《寒战》观后感4240
云朵4240
三登大黑山4241


最新访问
《人狼大战》观后感4259
美剧4245
美剧新宠4261
《宝岛双雄》观后感4246
电影4257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