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随笔 博客2006-08-16
关于博客,昨天有朋友提出了意见,说我的思想内容不够深刻。“闻过则喜”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我也乐于继承。其实我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读书也偏爱有层次、有深度、有内涵的,对于哲学、宗教、历史颇感兴趣,对于经济、理财、励志的书籍兴趣倒是不大,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不深刻的人。为了让自己表里如一,从今以后,我写东西一定要注意往通俗易懂的反方向发展,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博客显得更博士些。
同时,我还做了一点儿小动作,从今年八月份的文章开始,我都在最后跟上了一个广告链接,文字枯燥了,形式就要丰富,内容升华了,境界更需要世俗,希望有人可以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昨天睡觉前和室友聊天,从炸青虫、烤蚂蚱,他谈起了小时候掏鸟窝、抓野鸡等等乡土故事,他讲的绘声绘色,我听的心驰神往。人美好的记忆往往是最质朴的,而不是最华丽的。从这个角度看来,每个人都具备哲学家的气质——追求最简单的幸福,有淡雅的风骨。一杯清茶,天高云淡,双人静坐,幸福无言。但是投入这个纷繁的世界里面,似乎人们都被凡俗的争名夺利迷住了头脑,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荷兰的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总结很有说服力,在他经典的《伦理学》结尾,他指出:“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并不是因为我们能控制情欲,我们才能拥有幸福,反之,是因为我们拥有幸福,所以才能控制情欲。”
并不是在残酷的社会中打拼的人们不能控制他们对金钱、权利、欲望的追求啊!而是因为他们并不能享有幸福,所以才“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啊!因此,出世能拯救众生吗?不能!只有发展和进步,才能使人们真正享受自由,因为只有拥有了幸福的人才懂得控制欲望,而欲望,是痛苦的源头。 这篇文章大约1378个字,被访问了4400次,上次访问发生在2小时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10%,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