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散文随笔

迷惘

2005-07-09

人生中有很多迷惘,只有当目标明确的时候才暂时甩掉这些迷惘,目标完成以后继续迷惘,直到死亡来临。这就是为什么年青人容易迷惘的原因,对于年青人,四周都是迷雾,没有人知道人生是什么,于是会叛逆、前卫、迷惘地呐喊,或是愤世嫉俗,或是风花雪月,总是一片糊涂。成年以后,迷雾并没有散去,但是在迷雾中有了几点亮光,比如票子,比如房子,比如孩子。也就是说成年人并不比年青人了解这生活多一点儿,但是他们有了目标,于是就为了这目标生活吧!人生要负起责任的,于是一生充实而迷惘地度过了,或伟大,或平凡,皆归于腐朽。

这团迷雾叫做“我为什么活着?”或是“我是谁?”或是“宇宙是怎样的?”这些科学不能回答,神学自信地回答的问题是哲学家们要正过来、翻过去讨论的基本问题。

但是没有答案。

于是迷惘。

迷惘有很多害处。比如所迷惘的得不到解答,又懒得思考,或情形不允许思考,就随便捡起一个解释并奉之为神明,从而出现偏执的人类,对金钱、对权利、或是对自己的信仰,党同伐异,争权夺利,把原本祥和的世界搞乱,战争、杀戮、恐怖主义……

又比如一直迷惘,不相信任何解答,陷入怀疑主义,人生混乱而颓唐,终于也没有明白自己所为者何,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具体的人或事,一旦失去,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整日悲悲切切,患得患失,难寻幸福。

有人说人生是一座两头都是迷雾的桥,这个比喻贴切而入理。未知的事情总是让人迷惘的,我们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当然迷惘。看起来最好的方法是去了解这前因后果。但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让迷雾继续存在好了。

所有根本不需要那些前世今生的解释,无论解释得多么圆满,终究让人觉得仍旧迷雾层层。因为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总有终极思考在拷问这些解释,这些解释终究要归于一个绝对存在。同时有总有终极修辞来挑战语言的局限,于是稍有智慧的教义都称自己无法演说。

当然,不可否认这些教义里面承载人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所产生的大智慧,而且即使是这些教义之中也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跑题到此结束,接下来接着谈迷惘。迷惘既然是今生的问题,就从现实中着手,通过学习、思考和劳动来解决问题。

学习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范畴,思考是哲学家式的自省,劳动是因为我们是生物,而不仅仅是一个大脑——尽管目前人类的发展有这个趋势。

这样就可以解决迷惘?当然!只要你全面的学习了知识,安静而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了思考,而且认真劳动了,就应该能够理解人生的含义。

以下是我的理解:人是动物,象动物那样生活,只获得生存和延续后代所需的资源;同时,人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动物,认识这一点,但不要沾沾自喜,这是人类的悲剧所发生的源泉,如果人类觉醒的不是自我意识,而是群体意识或是他人意识,人间可能就会变成天堂。

关于自我觉醒,《圣经》中有形象的比喻,即偷食禁果一段,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理解各种教义,你会理解作者的苦心造诣,为了让所有的人理解,他把许多深邃的哲学思想用神话写出来。如果后人只奉信了神话本身,却把其中的本质扔到一边,无论是耶稣还是释迦牟尼都要有一些失意了。

因此,我想基督教徒也不必攻击进化论,保护科学的人们也不要攻击宗教,去领会其中的智慧,不要着于法相,迷雾或许就渐渐散去,人类也有可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这篇文章大约2690个字,被访问了4251次,上次访问发生在4天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19%,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落雨声咽
下一篇:生物地心说


重点推荐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41
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4241
早起4242
云朵4243
《寒战》观后感4243


最新访问
爬山4278
胜利4257
我的毅行梦想4287
从佛陀的深意看开去4254
《敢死队》观后感4261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