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散文随笔

北京九章

2013-08-03

前几天去北京出差,在牡丹园附近呆了五天。三年多没去北京了,北京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地铁线路四通八达,我带着2007年在北京盘桓时使用的公交卡,在机场三号航站楼充值五十元钱,公交卡还可以用。机场到市内有了快速轨道交通,舒适方便快捷。而且和地铁系统紧密连接,从机场去哪里都很顺畅。去程,我看的是伏尼挈的《牛虻》,我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爱尔兰的一位女作家。返程,我买了本郭敬明的《小时代:折纸时代》,对于阅读我是比较开放的,并不介意作家本身的争议性。

北京的房价高的吓人,我住在北三环和北四环之间的鸿翔大酒店,据说这附近的房价是五万元一平方米。这价钱超过了我的想象,三年不见,北京成长的脚步已经让我的思想都跟不上了,更不要说行动。这是我第九次到北京,对于北京,我从最初的向往到了现在的无感,北京的户籍人口已经两千多万,加上流动人口有四千多万,北京的机动车已经五百多万辆,这不是一个大都市,这是一个巨型城市,在这样一个膨胀的城市里,任凭多少历史沧桑文化积淀,都会被稀释到淡而无味。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漫步在北京街头,吃着同学推荐的北京小吃,看着北京炸酱面店里刻意营造的老北京韵味,我怀念着那些曾经的北京篇章。

1997年国庆,我第一次到北京,那时的我是一名大学生,对于北京的向往是每个中国人都有的情结,我和寝室老四一起住在北京同学的家里,兴致勃勃地去故宫去天安门,去长城去颐和园,在天坛外面仰视古老文化的痕迹,在东安门外品味北京小吃,初识的北京古老而神圣。

1998年年底,为了考研,我自己到北京去探访了一下协和医科大学,那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保护建筑,充满了医学最高学府的迷人气息。虽然我最后并没有报考那个学校,而且只在北京停留了不到二十四小时,但是一个人在北京的街头漫步让我感觉北京宏大的力量。

2002年,我和朋友去新东方学习,感受到涌向北京的年轻人那蓬勃起飞的梦想。

第四次是2007年年初,我们寝室在北京聚会,那是毕业以后我们各种聚会中第一次寝室八个人聚齐,北京那种强大的凝聚效力和地域优势表现得特别明显。

2007年7月底,我到北京找工作,北漂了小半年,和老六整天厮混在一起,喝酒打球打游戏,找工作的同时尽情地游览北京,北京给我留下了兼容并蓄的好印象。

当然我终于没有在北京工作。2009年年初,单位派我到北京学习,会议组织我们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奥运刚过,看着两年前的工地变成了壮观的场馆,我对现代化的北京惊叹不已。

2009年底,我第七次到北京,这次是我们单位在北京组织了一个会议,又一次登上长城,游览了十三陵,还去大名鼎鼎的德云社听了相声,那时候郭德纲还会压轴出场,说几个电视里不让说的段子。三里屯的夜色下,北京繁华满地。

紧接着2010年元旦,我们寝室又在北京聚会。

大概是前八次北京之行我已经几乎玩遍了北京,这一次我几乎没有游览,只是享受着酒店冰力十足的空调。同时自顾自地担忧着不堪重负的古都该怎样完成其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变。电视上正在讨论着暴戾之气怎么消除,而我短短五天就在在路上见到两起本无必要的小纷争,城市大了人多了,人们高贵的气质正在不断地市侩化,这是北京的无奈,或许正是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新北京人无法优雅。但这并非北京一个城市的问题,所有的城市都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交通、排水、暴力……城市的顽疾会慢慢全部出现。人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城市也是有灵魂的,城市的灵魂就是这座城市里每一位市民所能感受到的城市脉动,也是每一位外来旅游者所能感受到的城市气质。在急速发展的城市中,跟不上城市发展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或许应该想办法等等他们,因为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参与者既是这个城市的创造者,也是这个城市的新公民,抛下任何一个人,都是城市化的悲哀。

当我在北京闷热的夏天里翻阅我所经历的北京七个过往的篇章,和这一次所见的北京相比较,唯一不变的主题是——历经沧桑的北京,总是令人向往。

这篇文章大约3129个字,被访问了4273次,上次访问发生在18小时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22%,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恶俗的美国电影
下一篇:速度过快激情过头


重点推荐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41
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4241
[Martin Luther King, Jr.] - I Have a Dream 4242
《寒战》观后感4242
云朵4242


最新访问
国庆话文化4253
飞花4246
越王勾践剑4259
《金山》读后感4256
无中生有4247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