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山水之间

秋登大黑山

2013-09-22

中秋节的第二天,我们一行六人攀登了辽南名山大黑山,走的还是最熟悉的观音阁至杏花里的路线,从观音阁到顶峰用了两个小时,从山顶下到杏花里,参观了点将台和石鼓寺,也用了一个多小时。许久不爬山,体力越发不支,只能靠毅力坚持。秋日毒虫更加肆虐,很多人的胳膊上都被不知哪里来的黑色毒毛袭击,那毒毛之烈,触及皮肤便是剧痛,往往蜇起一串小包,疼痛绵延数日。但这些小的困扰都不影响观赏山景的情绪,登山的人很多,一个个都是兴致勃勃,满头大汗但是身心舒畅。

被誉为“辽南第一山”的大黑山又名大和尚山、大赫山、老虎山。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城东约4公里,主峰海拔663米。大黑山拔海而起,滨岸而立,怪石嶙峋,气势壮观。古人称大黑山的景观为 "辽左东南一隅之胜境也"。山中古迹颇多,传说故事十分动人,数百年来游人不绝。大黑山的名字来历有人说是因为石头黑,这个倒不是十分明显;有人说山顶光秃仿佛和尚,所以最早被称为大和尚山,而慢慢地念走板了,读成了大赫山,而在大连方言中,“赫”和“黑”又是同音,不知道什么年代,又定名为大黑山了;至于老虎山一名,大概是因早年间山中有老虎出没而得名吧!

近年来,我每年都要爬一两次大黑山,对大黑山的山石草木有越来越深的感受,登山的过程仿佛人生,经过了艰辛的攀爬,才有到顶峰惬意的豪情四顾,而顶峰不可长时间停留,下山的时候更要小心翼翼,在山下回望山顶时,会对自己曾经登上过那么高的顶点而唏嘘不已,恰如回望人生时,功名荣辱皆成过眼云烟时的豁达意境。

大黑山不但山势险峻,景色迷人,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连,和历史相关的东西总是显得弥足珍贵,而大黑山最辉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中大业十年,也就是公元614年,“来护儿至毕奢城,高丽举兵逆战,护儿击破之,将趣平壤。”说的就是隋朝大将来护儿在毕奢城和高丽打了一仗,并取得了胜利,兵逼平壤。学者认为毕奢城就是现在大黑山上的卑沙城,也就是说这里曾是1400年前的古战场。隋灭唐兴之后,大黑山上的卑沙城又不归属朝廷所有,到贞观十九年,即公元645年,《资治通鉴》又记载:“张亮帅舟师自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大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获男女八千口。分遣总管丘孝忠等曜兵于鸭绿水。”这次是唐朝大将张亮带兵从山东半岛乘船在大连登陆,袭击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恰当地描述了卑沙城所处的位置,现在我们从大连大学附近的观音阁上山的道路是后人慢慢探索出来的,而且险峻之处很多,根本不适合大部队快速通过,而在古时候,只有西面的关门寨一条道路可以上卑沙城,因此程名振夜间偷袭,王大度首先登城,夺取了卑沙城,俘虏了八千多人,同时在鸭绿江边耀武扬威,可见,大黑山是兵家必争之地,要想进攻高句丽,必须先夺卑沙城。

如今的大黑山已经成了旅游的景点,藏兵万千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唐王点将的传说仍然在流传,山顶的雷达和天线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游客们却大都只谓之险难,不解其风骨。历经沧桑之后,高山依然巍峨挺立,多少人来了又去,多少朝兴了又衰,登临之感,何止千尺,更在千年。

这篇文章大约2634个字,被访问了4244次,上次访问发生在1天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18%,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较为真实的战争电影
下一篇:秋风乍起


重点推荐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37
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4237
早起4239
[Martin Luther King, Jr.] - I Have a Dream 4239
《寒战》观后感4239


最新访问
人工智能有突破了?4251
世界杯结束了4250
周末4283
为什么没时间写了呢4250
《夏洛特烦恼》观后感4250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