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书香一瓣

用黑色幽默展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丑陋人性

2014-04-24

说实话,《阿Q正传》这本书耳熟能详,其中的桥段也不陌生,但是仔细通读一遍,以前还真是没有。只知道鲁迅塑造的这个阿Q有很多劣根性,又有时候感觉或许那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不免也会很居高临下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起来;对于“精神胜利法”也是略知一二,但还是不明白这种“胜利”的本质是什么。总之,对于鲁迅,依旧停留在中学课本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之中,脱离了应试教育之后就没了自己的见解,鲁迅的文章也是绝少读了。如今距离中学时候灌输的鲁迅概念已经二十多年,重读一篇这样的经典,看看真正的阿Q是什么样,真正的鲁迅又是什么样,还是很有意义的。认真研读《阿Q正传》一遍,觉得有三点体会,一关于文风,二关乎人性,三关系时代。

一是文风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鲁迅的特色,而且他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当代很多知名作家的文风,都是和鲁迅一个路子,只是语言上犀利幽默了,可内容常常浮皮潦草,甚至有卖弄文字之嫌。文学的作用有很多种,可以劝诫、可以歌颂、可以讽刺、可以教化,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文学,文字具有吸引力是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读起来有时会让人笑——尽管《阿Q正传》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主人公处于社会底层,又可气、又可怜,主人公周围的人,虽然社会地位有所区别,但也都是畸形的个性,欺软怕硬、愚昧无知,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一种腐烂的味道。可是,就这样一个让人觉得无限低沉的基调,鲁迅仍然用非常有趣的笔触来描写。产生的效果是:主题很悲惨,语气很诙谐。就仿佛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奥利佛的苦难,都用幽默的语调来写出。这种黑色幽默,即保留了阅读的愉悦,又揭示了人间的苦难,是直指人心的力量。鲁迅可说是善用黑色幽默的巨匠。

二是反映人性。好的作品,都是反映人性的。以往,我们更多重视的是鲁迅文学作品战斗性的一面,比如《阿Q正传》就是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同时也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但实际上,在阿Q身上所体现出的一些劣根性,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一样有,不仅过去有,现在也一样有。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表现程度有差而已。举个例子,就拿欺软怕硬这件事儿来说,古今中外,大概从来都不乏其人。阿Q遇到比自己厉害的人,就乖乖地说道“我是虫豸”,遇到小尼姑,就大胆地去调戏,这副势利眼,这种欺下谄上、看人下菜碟的丑陋嘴脸,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呈现,比如秦琼买马时遇到的店小二、林冲发配时遇到的解差、张飞怒鞭的督邮、孙悟空大闹的天宫、基督山伯爵的各位仇人……但以往文学作品中此类人物大都是一些不知名的角色或是反面的配角,而鲁迅别出心裁,把这样一个“可恨”的人作为主角,甚至还为他立一个“正传”,警醒和讽刺作用更为明显。这样的人性,古往今来都同一理,偏偏鲁迅能专门为其立传,这就叫创新,而文学最推崇的就是创新。

同时,鲁迅要揭露和讽刺的不仅仅是阿Q一人而已,在未庄的“上层”,赵太爷之流,和阿Q有着一样丑陋的人性弱点,和阿Q有着一样不良的恶俗基因。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各类人等的品性都是很重要的。《论语》对此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可也,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在未庄,贫如阿Q谄媚都无门可去,富如赵太爷不但骄奢,而且还以欺负穷人为乐,简直缺乏教化到了极点,更不要说让阿Q去乐,让赵太爷们彬彬有礼了。

有趣的是,鲁迅还真的写出了阿Q的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精神胜利法”,是挨打之后的“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是调戏小尼姑后的“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种“乐”和贫而乐道的“乐”简直是天差地别。而赵太爷们好礼的高大形象,大约也只有在阿Q调戏了吴妈之后,才能大义凛然地站出来。

三是植根时代。鲁迅写这部小说是在1921年初,五四运动刚刚过去,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即,辛亥革命也只过去了十来年。阿Q生活的大背景就是辛亥革命前后的年代,因此,他的生活,除了挨欺负以及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意淫几次恋爱之外,居然也和革命扯上了关系。不过阿Q的“革命”可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和不折不扣的悲剧,他对“革命”的想象充满了流氓无产者的暴力和报复,他的“革命”要求被蛮横地无视和拒绝,而最后,他居然为“革命”不明不白地赔上了性命,可是他连“革命”的边儿都没有沾到呢。

那是一个特定的时代,中国的历史经历着根本性的变化,旧的封建体制打破了,可旧体制中的人并没有那么快就跟上时代的步伐。阿Q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他身上的劣根性,是人类固有的劣根性,但是教育可以将这样的劣根性慢慢去除。可在那个时代下,想让阿Q这样的人得到良好的教化是不可能的,但是鲁迅先生通过辛辣的笔法让阿Q成了一个很好的教具,唤醒了无数愚蒙的心灵,新文化运动由此而起,民族复兴的根基也就这样一点点筑起来了。近百年后,重读此文,依然能感觉到那种以笔为刀枪的愤怒与力量,以及唤醒民智的使命和责任。

(本文在沙河口区2014年纪念世界读书日——第七届“佳书感悟”暨“品读鲁迅作品”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这篇文章大约4086个字,被访问了4266次,上次访问发生在4天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28%,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好莱坞经典模式
下一篇:论上瘾


重点推荐
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4241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41
早起4242
《寒战》观后感4242
[Martin Luther King, Jr.] - I Have a Dream 4242


最新访问
层次和境界4262
春天的户外运动4271
回忆高考4268
四大火炉4252
沈阳这座城4250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