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散文随笔

回母校

2016-04-16

前几天又回了一趟沈阳。住的宾馆距离母校只有一千五百米,于是,下午四点左右我抽空去母校转了转。我是从正门进去的,二十一年前的九月,我正是从这里进入了我的大学,那时的校门比现在还要靠里面点,是两条砖墙夹映下的含蓄低调,牌子也不那么大。大概就是从世纪之交开始,大学开始喜欢大气上档次了,校名都要高高大大地显示出来,大牌大概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在我就读期间,学校的门脸儿也提升了档次。无论如何,看到了母校的校门,我还是心潮澎湃了起来,在学弟学妹的侧目下,自拍了一张。

校园依旧,人不多,虽然分别已久,还是很熟悉。说实话,我的这个母校更像是一所中学,简单而快乐。我从大门的右手边开始散步,两三分钟就走到了学校的东北角,老俱乐部依然还在,我进入大学的1995年,正是国外电影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在这里我看了多部好莱坞大片,印象深刻,那时候电影票一票难求,为了晚上的电影,上课中间就要跑出去买票。当时我们看电影的地方主要是这里、陆军总院电影院以及林土电影院,林土二字终我整个大学也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想,大概是中科院的林业土壤研究所?当时的电影院还大都是各单位自己的,比较商业化的当属三好街的南湖电影院了,此次路过,见当年看通宵电影的南湖电影院已经关门,风起云涌的院线将它击垮了,可是老电影院带来的怀旧感是无法转移的,托纳多雷的《天堂电影院》中忧伤的情结,大概只有看到当年承载了记忆的影院时才能体会。

沿着学校的西端漫步,浴室还在原来的位置,记得大一军训的时候,两个礼拜才洗一次澡,不是不想洗澡,是军训安排得相当充实,每天要到七八点钟才解散,早就过了洗澡的时间。后来,给我们统一安排了一次洗澡的时间,浴室拥挤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校医院和图书馆中间,有学生在跳大绳,通过他们的青春洋溢,我来到了体育馆门前,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我就住在校医院楼上的研究生宿舍里,我的实验室就在图书馆里面,每天从宿舍里就望得见工作学习的地方,简直是惬意极了。而在体育馆里,我们期队篮球队曾经得过全校篮球比赛的并列第一名,原因是决赛中场休息的时候,对手把篮筐拽掉了一个,这戏剧性的场面每每被我们拿出来谈笑一番。记得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体育馆里还举办舞会,而大四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也是在这里洒泪惜别。

体育馆和研究生楼夹持着的,就是位于校园最西边的八号楼。八号楼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女生住的六号楼和七号楼都早已经拆除了。而八号楼我曾经住过的房间,102和140,也不复存在了。因为规划需要,前些年学校把八号楼南面的几个房间切除了。我到一楼的走廊里转了一圈,阴暗,破旧,一如二十年前一样,我知道这宿舍迟早会拆掉,但是只要有机会,我还是希望多看看它。

和沈药八号楼类似的还有浙大玉泉校区的七舍,幸运的是这两个宿舍我都住过三四年,玉泉的七舍也是有历史年头的,故事更多,作为一个大学,能把宿舍和教学楼保存的年头久些再久些,也是一种本事。

八号楼故地重游出来,我走到以前的老食堂门口,这里已经变成了商店,新食堂取代了它。从校园西面往东走,新建的宿舍楼,翻新的篮球场、操场……再从南往北行,我读研究生时住过的新宿舍,药草园,主楼,校部……把一段段往事展开,这些地方有一天都会消失,沈药要搬到本溪去了,可原来的校园一旦消失,我们的青春何处存放?

最后,我去了老制药楼,三阶梯锁着门,那里曾经是我在大学上第一堂课的地方。各个实验室里,年轻的学生们忙着做实验,大学本科的后期,我们也在这个楼里忙活着。没有上课考试的压力,大四做课题的时光美好简单,阳光灿烂。实验室成了我们的天下,我们在实验室里聚餐吃散伙饭,自由自在。老制药楼也没有怎么变化,绿色的墙围,斑驳的痕迹,石头台阶,木头门窗,似乎在刻意保留二十年前的模样。楼下的草地上,有几只漂亮的猫在晒太阳,看到我这个陌生人,它们远远地躲开了。

我给主楼前的无涯雕塑拍了照,认真阅读了老校长李维祯铜像下的简介,看看校门口的情人树还在,似乎更粗了,然后黯然离开。

这篇文章大约3410个字,被访问了4270次,上次访问发生在1天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24%,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人工智能有突破了?
下一篇:徒步大会


重点推荐
早起4228
[Martin Luther King, Jr.] - I Have a Dream 4229
《寒战》观后感4231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31
《我的美女老板》观后感4233


最新访问
今天高考4239
《高举爱》观后感4245
挥别越狱4245
圣火登顶4248
又是三百六十五天4249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