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白话中医

国庆论文化之四

2016-10-06

中医讲究理、法、方、药。其中的“理”就是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中医的认识疾病和健康的规律,也就是中医的文化特点。中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人和自然是整体,天人合一。所以要研究寒来暑往的变化,要研究五运六气,研究地理方宜。同时,还得明白五行生克的规律,将自然界万物与人体组织器官和功能活动通过五行联系起来。

二是人自身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学脏腑,学经络,学人的脏腑和体表器官之间是怎么联络的,学习各脏腑之间的关联,要学会用整体的观点看待疾病,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三是人的机体和人的精神是一个整体,形神合一。所以要重视情志的重要作用,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生理病理的影响。同时,诊病治病除了重视机体的状态,更要重视“精、气、神”的状态。

另外还要注意人的社会性,禀赋强弱、职业特点都会对疾病与健康产生影响。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另一个特点。辨,就是分辨(所以要注意这里使用的是“辨别”的“辨”,而不是“辩证法”的“辩”),证,就是证型(所以使用的是证明的“证”,而不是症状的“症”)。辨证分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相应的,就必须要了解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基础知识。

八纲辨证是最基础的,它以阴阳为总括,又通过寒热、表里、虚实来描述疾病的性质、位置、正邪交锋态势,可以说是对疾病整体情况的判断,所以叫做“纲”,纲举目张。

脏腑辨证是对疾病位置和对功能影响的判断,脏腑不仅仅是代表一组组织器官,还代表机体的一组功能,所谓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脾运失调,肺气不降等,都是说明了涉及一组或几组器官和功能的综合征。

六经辨证始于张仲景,由于《伤寒论》的重要地位,六经辨证成为使用经方(即《伤寒论》中的方剂)的必要途径。六经辨证包含了阴阳和脏腑经络的内容,更加完善细致,指导治疗有实效。

三焦辨证始于叶天士,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主要用于热性病辨证。此“三焦”和六腑中的“三焦”并不是一个意思,要注意区别。卫气营血辨证是三焦辨证的深入,主要还是判断热性病的进展程度。

中医看病基本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病情基本信息,然后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辨证结论,同时要确定病因,根据证型确定治法(扬汤止沸),根据病因做好医嘱(釜底抽薪),最后才能处方用药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比如说一度国内最常用的六味地黄丸,中医大夫要给出这个药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通过对患者的问诊,了解到患者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状,舌诊望诊见患者舌红少苔颧红,脉诊见脉细数,基本判断这个患者证型是肾阴亏损。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加上久病、房劳、峻补伤阴,确定治法为滋阴补肾,这样才能给出六味地黄丸的处方,同时还要根据病因嘱患者多休息,按摩涌泉,少吃热性食物,适当多吃木耳、紫菜等凉性黑色食物。这才是完整的诊疗过程。

中医讲究的是“有是症而辨是证,有是证而用是法”,辨证是论治的基础,论治是辨证的后续。

所以不要问中医大夫某某疾病用什么药,如果真的要问,也要先把证型辨别清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把病因搞清楚,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如果能把疾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防患于未然,就不用去找医生了。

这篇文章大约2682个字,被访问了4262次,上次访问发生在3天前。
字符数占总字符数的0.19%, 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0.11%。




上一篇:国庆论文化之三
下一篇:雾霾的必然逻辑


重点推荐
公务员应该有怎样的幸福观4237
浙大药学院学术造假风波的思考4237
《寒战》观后感4239
云朵4239
早起4239


最新访问
忠孝仁义千古传4245
类型片的无人区4242
没看到银河425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4256
文化4246

右边那一列数字是访问次数:-)

三百千V2.0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网络110 -
辽ICP备09002806号